<span style="font-size:16px;"> 家長對兒童患聽力損失的誤解有哪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誤解1</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我的孩子可跟我面對面交談,我不認為她需要戴助聽器,她是聽得到聲音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面對面交談提供大量面部表情、咀唇運動及肢體動作,可提升聆聽者的語言理解能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一般而言,兒童透過讀唇只能理解百分之三十語言內容。另外,一對一面談通常在近距離不受環境噪音干擾的地方進行,并非兒童日常接觸的學習環境。 助聽器可幫助聽障孩子于不同環境學習及溝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誤解2</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孩子佩戴助聽器后,他/她的聽力變好了,聽得比從前愈來愈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助聽器只是一部聽力輔助儀器,只能放大聲音以補償聽力損失所造成的影響,所以助聽器是不能令聽力變好的。家長認為孩子聽力變好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因長期佩戴適合的助聽器,腦部已適應聲音而作出更佳更快的反應。 故此,一部合適的助聽器及定期聽力跟進對幼兒溝通發展是非常重要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誤解3</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一旦我使用了助聽器,我會變得依賴,耳朵會變得懶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助聽器用于補償聽障患者的聽力損失,使其聽力接近正常水平。 倘若大腦習慣及適應了助聽器的刺激后,一旦停止使用助聽器,大腦會因突然失去刺激而變得反應遲緩,造成聽力變差的「假象」,情況就如配戴眼鏡一樣。 因此,長期使用助聽器有助大腦適應助聽效果,而不會令耳朵變得懶惰。</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6px;"><img src="/upfiles/201808210209531456.jpg" alt="" /><br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誤解4</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昂貴的助聽器一定是最好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一般而言,助聽器技術與其價值是有關聯性的,但這并不代表昂貴的助聽器一定是最好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要有良好的助聽效果,專業的驗配步驟及嚴謹的跟進程序是必須的,這包括弱聽種類、程度、社交溝通需要及個人生活習慣的考慮。 反之亦然,便宜的助聽器不一定質量差劣,只要用戶持合理期望及配合聽力學家的復康建議,其助聽效果也可以是正面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誤解5</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我在家中不用戴助聽器,因在寧靜地方我也能勉強聽到家人跟我說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耳朵負責收集及傳遞訊息給大腦分析及作出適當的反應。要大腦作出準確的分析,耳朵須長期傳遞適當的訊息給大腦。然而,聽力損失影響耳朵傳聲的能力,因此用家須持續地使用助聽器,給予大腦學習不同聲音的機會。另外,不戴助聽器但也能勉強聽到家人說話并不等于能聽到聲源的所有音頻。因此,聽到聲音與否并不是判斷應否佩戴助聽器的唯一因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誤解6</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新款式的助聽器都能除去所有背景噪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新款的助聽器擁有不同程度的減噪功能,提升嘈音環境中聆聽效能,但卻沒有任何一種助聽器能除去所有背景噪音。只要配合適當的調教,腦部便能適應助聽器的聲音,減低噪音為聽損者帶來的影響,而致發揮最良好的聆聽效果。助聽器的新技術可有助提升聆聽效果,但卻不能制造奇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更多詳情請登錄www.ziputi.cn。</span></p>" />
家長對兒童患聽力損失的誤解有哪些?
誤解1
我的孩子可跟我面對面交談,我不認為她需要戴助聽器,她是聽得到聲音的。
面對面交談提供大量面部表情、咀唇運動及肢體動作,可提升聆聽者的語言理解能力。
一般而言,兒童透過讀唇只能理解百分之三十語言內容。另外,一對一面談通常在近距離不受環境噪音干擾的地方進行,并非兒童日常接觸的學習環境。 助聽器可幫助聽障孩子于不同環境學習及溝通。
誤解2
孩子佩戴助聽器后,他/她的聽力變好了,聽得比從前愈來愈多!
助聽器只是一部聽力輔助儀器,只能放大聲音以補償聽力損失所造成的影響,所以助聽器是不能令聽力變好的。家長認為孩子聽力變好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因長期佩戴適合的助聽器,腦部已適應聲音而作出更佳更快的反應。 故此,一部合適的助聽器及定期聽力跟進對幼兒溝通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誤解3
一旦我使用了助聽器,我會變得依賴,耳朵會變得懶惰!
助聽器用于補償聽障患者的聽力損失,使其聽力接近正常水平。 倘若大腦習慣及適應了助聽器的刺激后,一旦停止使用助聽器,大腦會因突然失去刺激而變得反應遲緩,造成聽力變差的「假象」,情況就如配戴眼鏡一樣。 因此,長期使用助聽器有助大腦適應助聽效果,而不會令耳朵變得懶惰。
誤解4
昂貴的助聽器一定是最好的!
一般而言,助聽器技術與其價值是有關聯性的,但這并不代表昂貴的助聽器一定是最好的。
要有良好的助聽效果,專業的驗配步驟及嚴謹的跟進程序是必須的,這包括弱聽種類、程度、社交溝通需要及個人生活習慣的考慮。 反之亦然,便宜的助聽器不一定質量差劣,只要用戶持合理期望及配合聽力學家的復康建議,其助聽效果也可以是正面的!
誤解5
我在家中不用戴助聽器,因在寧靜地方我也能勉強聽到家人跟我說話。
耳朵負責收集及傳遞訊息給大腦分析及作出適當的反應。要大腦作出準確的分析,耳朵須長期傳遞適當的訊息給大腦。然而,聽力損失影響耳朵傳聲的能力,因此用家須持續地使用助聽器,給予大腦學習不同聲音的機會。另外,不戴助聽器但也能勉強聽到家人說話并不等于能聽到聲源的所有音頻。因此,聽到聲音與否并不是判斷應否佩戴助聽器的唯一因素。
誤解6
新款式的助聽器都能除去所有背景噪音。
新款的助聽器擁有不同程度的減噪功能,提升嘈音環境中聆聽效能,但卻沒有任何一種助聽器能除去所有背景噪音。只要配合適當的調教,腦部便能適應助聽器的聲音,減低噪音為聽損者帶來的影響,而致發揮最良好的聆聽效果。助聽器的新技術可有助提升聆聽效果,但卻不能制造奇跡。
更多詳情請登錄www.ziputi.cn。
上一篇:外耳道疾病與助聽器驗配
聆康聽力集團官網:www.linkind.top(點擊跳轉)
全國服務熱線:400-690-1828 客戶咨詢熱線:020-87066099服務質量監督熱線:17765267320
合作熱線:袁先生18998427212
總部地址:廣州市南沙區市南路13號1棟107室
服務號
訂閱號